專業術語
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全稱為NAVSTAR GPS(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 System,導航星測時與測距全球定位系統)。GPS是一個由美國國防部開發的空基全天侯導航系統,它用以滿足軍方在地面或近地空間內獲取在一個通用參照系中的位置、速度和時間信息的要求。
DGPS—(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差分全球定位系統),在一個精確的已知位置(基準站)上安裝GPS監測接收機,計算得到基準站與GPS衛星的距離改正數。
SBAS—(Satellite-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星基增強系統),通過地球靜止軌道(GEO)衛星搭載衛星導航增強信號轉發器,可以向用戶播發星歷誤差、衛星鐘差、電離層延遲等多種修正信息,實現對于原有衛星導航系統定位精度的改進,從而成為各航天大國競相發展的手段。(包括WAAS、SDCM、EGNOS、MSAS和GAGAN)
AGPS—(Assiste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輔助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是一種GPS的運行方式。它可以利用手機基地站的資訊,配合傳統GPS衛星,讓定位的速度更快。
C/A碼—GPS衛星發出的一種偽隨機碼,用于粗測距和捕獲GPS衛星,其實是一種Gold碼,即由2個10級反饋移位寄存器構成的G碼產生。精度在14米以內。
P碼—GPS衛星發出的一種偽隨機碼,是和C/A碼對應的精測碼,碼率為10.23MHZ。其由2個偽隨機碼PN1(t)和PN2(t)的乘積所得。可以控制在誤差3米以內,但只為軍方服務。
GPS發展歷程
1957年10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SputnikⅠ發射成功,空基導航定位由此開始;
1958年開始設計NNSS-TRANSIT,即子午衛星系統;
1964年該系統正式運行;
1967年該系統解密以供民用;
1973年,美國國防部批準研制GPS;
1991年海灣戰爭中,GPS首次大規模用于實戰;
1994年,GPS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2000年,克林頓宣布,GPS取消實施SA(對民用GPS精度的一種人為限制策略)。
GPS服務策略
兩種GPS服務:
SPS--標準定位服務,民用,精度約為100M;
PPS--精密定位服務,軍用和得到特許的民間用戶使用,精度高達10M。
兩種限制民用定位精度的措施(保障國家利益不受侵害):
SA--選擇可用性,認為降低普通用戶的測量精度,限制水平定位精度100M,垂直157M(已于2005年5月1日取消);
AS--反電子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