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深圳衛視深視新聞 ,作者湯蕊嘉
深圳衛視《深視新聞》推出《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尋訪“小巨人”》系列報道,從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的5個維度,解碼深圳企業發展壯大的成功密碼,展現各產業領域高質量發展的探索實踐。
華信天線是一家聚焦衛星定位天線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科技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來,深耕衛星導航產業,憑借過硬的專業技術和持續的創新能力,于今年7月19日成功入圍工信部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并于9月2日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那么,這13年間,華信天線是如何打破國外高精度天線行業壟斷,并發展成為中國衛星定位天線領域領軍企業的呢?
創新驅動產業進步
扼流圈天線系列產品是華信天線的主打產品,它能夠有效消除信號傳遞誤差,定位精度保證在亞毫米級,廣泛應用于高精度測繪領域,包括大地測量、道路施工、海洋測量、地震監測等多場景的時空坐標定位。
深圳市華信天線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姚文杰說,扼流圈天線系列產品目前總共有四代,全國建成CORS站點大致在5000座左右,華信市場占有率在80%左右。
市場需求是產品快速迭代的推動力,背后投射的是企業對科技創新的持續追求。堅持“創新驅動產業進步”的理念,公司將年銷售額的10%用于研發。
有了精密的創新布局和精良的產品,企業逐漸布局多領域。目前,華信天線的產品應用,包括測量測繪、無人機、精準農業、智慧交通、智能網聯汽車及自動駕駛等多領域。
深圳市華信天線技術有限公司研發技術總監王曉輝說,“市場需求是瞬息萬變的,我們一定要跟上市場的步伐,才可以在競爭中保持領先的地位。”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華信天線現有員工450人,研發隊伍占總人數30%以上。目前,公司擁有近300項國內外技術專利,全球擁有超過200家合作伙伴。
在談及創業的初衷時,姚文杰說,“我們是在2008年11月22日成立的,當時選擇了RTK天線為創業突破口,并專注于測量測繪市場。主要原因是看到了這個新興市場的需求錯配,以及國產替代化帶來的巨大機遇。”
RTK天線就是高精度GNSS天線,可以用在測量測繪、無人機、國防軍工、自動駕駛和精準農業等領域。
據了解,團隊成立之初總共6個人,公司第一批產品是在創始人家里生產出來的。令人欣喜的是,創業第一年的盈利已經達到幾十萬,不但解決了公司的生存問題,良好的現金流還保證了公司的成長。
長期以來,華信天線重視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人才既要懂技術,同時要更懂得客戶的需求,將客戶的需求和技術結合起來推動產業的進步,更好地服務于客戶。
與時俱進 拓展業務布局
2015年,華信天線加入北斗星通,進行一系列的業務布局,成功切入無人機天線領域,并成為國內第一家無人機天線廠商;在鞏固華信天線在衛星定位天線行業領先地位的同時,還在戰略業務上獲得突破性進程,進入車聯網和機器人領域。
2018年初,華信天線投入到智能車載天線研發及產業化中,全面進軍萬億級汽車市場。
經過兩年的發展,華信天線在智能網聯領域的業務探索初見成效,而國內一些自動駕駛的頭部企業相繼成為了華信天線的客戶。
在機器人領域,姚文杰說,隨著機器人室外市場的開啟,必然會跟室內定位聯合在一起,進而形成室內外定位融合一體化,從而使衛星天線定位需求成倍增長。而未來的技術將會是室內外天線定位的融合,這必將給行業帶來無限想象的空間。華信天線深耕衛星導航產業的篇章仍在續寫。
采訪手記
華信天線從深圳走向全國邁向世界,從測量測繪到無人機、精準農業領域,再到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領域,華信天線深耕衛星導航產業十三載,堅持以創新為手段、以市場為導向、以人才為核心,用精良、精確、精密的硬指標來要求自己。無論是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還是高標準的研發要求,這都為企業在行業中占據領軍地位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變化的環境中把握機遇,始終不變的是創新,這是企業永葆青春,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秘訣。
記者 / 湯蕊嘉編輯 / 付佳琪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sales@harxon.com),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